8月27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上,浙江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郑耀围绕“高性能长航时自主飞行无人机研发”作专题报告时指出,从场景应用的角度出发,高性能、长航时、自主飞行无人机的研发是关键。
浙江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郑耀作主题分享
他认为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尚处在探索阶段,需要有突破,更需要场景应用驱动,场景应用决定了无人机设计的方向和呈现结果。在分享了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为舟山市公安局研发的无人机管控平台等相关案例后,郑耀提醒,贵州要以应用场景驱动,发展无人机产业。
针对无人机研发的一些关键技术基础薄弱,存在“卡脖子”问题,他指出,重要应用场景需要高负载、强抗风与长续航能力的无人机,以及其自主飞行与应急迫降能力。除了飞行器设计技术外,面临的技术挑战包括态势感知与空中避障技术、智能驾驶技术、航路规划设计、新能源电池技术等。
“无人机相关的态势感知、空中避障、自动驾驶、航路规划等技术,都需要各领域特别是自然信息领域的技术专家携手共同努力。”郑耀说,这就要避免同质化竞争,注重差异化,形成百花齐放的长效发展机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编辑 朱登芳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领航优配-萧山股票配资-配资平台炒股-免费配资炒股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