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朋友,欢迎大家在右上角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第一时间了解最有趣的历史故事,还能方便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
文 | 百年人物志
1911年,吕其恩出生在东北一个渔民家庭,父母勤劳善良,家境殷实。他从小在父母的宠爱中成长,生活充满了幸福和安逸。然而,随着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这一切美好的生活开始发生剧变。东北沦陷后,年仅21岁的吕其恩心中满是对日寇的愤恨,他决定南下求学,希望通过学习和实践为抵抗外敌尽一份力。
在求学的岁月中,吕其恩孜孜不倦地学习,他偶然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随着对这些思想的不断深入,他的心中逐渐萌发了革命的火种。1933年,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成立了一个读书会,大家一起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终还创办了书刊。然而,他们这一带有鲜明革命色彩的活动,很快就引来了反动派当局的打压,迫使他们停刊。但这并没有阻止吕其恩对革命思想的探索和追求。
展开剩余81%1934年暑假,受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命令,所有在校高中生必须接受为期两个月的军训。吕其恩和同学们前往胶济线的青州县城进行训练。在这次军训过程中,吕其恩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并在朋友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那时起,吕其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积极投身到各种革命活动中。
1935年,吕其恩离开烟台,来到北平寻求党组织的帮助。在北平的日子里,他经常去图书馆看书,旁听大学的课程,并结识了许多共产党员,其中就包括李晓峰。经过李晓峰的介绍,吕其恩顺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其中的一员。
加入共产党后,吕其恩不仅曾担任党的秘密交通员,还参与了多次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6月,他在北海公园白塔寺与北平的党组织负责人吴德接头,吴德传达了上级党组织的指示,要求他回到烟台工作。
回到烟台后,吕其恩立即投入到党的工作中,成立了中共烟台市工委和市委,并担任书记,负责组织发展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他发展了不少党员,并为胶东地区的抗日武装起义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9年9月,吕其恩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根据上级指示,他于9月初从胶东出发,先到山东分局驻地集合,随后通过多个铁路封锁线,最终成功抵达延安。由于中央决定推迟召开“七大”,吕其恩被安排前往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并且参加了整风运动。
1943年3月,吕其恩调任中央党校校务部副部长,负责组织生产和管理生活。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他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圆满闭幕后,党中央指派吕其恩前往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明确了他的任务和行动路线。
在解放战争期间,吕其恩不断磨砺自己的能力,逐渐成长为党内的优秀干部。1950年1月,他作为中共中央党的工作者参观团的一员前往苏联考察,学习苏共的组织经验。考察结束后,他于7月返回中国,并被派往沈阳市担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兼工业部长。
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挑起了朝鲜战争。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吕其恩被派往志愿军后勤部检查组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吕其恩意识到后勤工作对战争胜利的重要性,因此,他投入了大量精力,确保各项后勤保障工作顺利进行。凭借出色的表现,他多次受到表彰。
1952年年末,吕其恩从朝鲜战场归来,被任命为哈尔滨市市长。此时,哈尔滨正处于严冬季节,气温低至零下30多度,但吕其恩精神饱满,内心充满对未来的期望。在市委召开的欢迎会上,吕其恩谦虚地表示:“我过去做过地方工作和部队工作,但从未有过在大城市的工作经验,恐怕有些力不从心。”这番幽默风趣的话语引起了大家的笑声,也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
吕其恩上任后,便把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和城市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他早在1950年2月时,曾参加中央组织部组织的赴苏考察团,并在半年时间里走访了苏联各大城市。苏联的城市建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意识到,新中国的城市建设不仅仅是模仿苏联,更应符合中国人民的需求。因此,在接到哈尔滨的任命通知时,吕其恩深感责任重大,并决定从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打造一座宜居的城市。
在吕其恩的领导下,哈尔滨的城市规划经过多方调研与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了初步的建设方案,并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然而,正当他准备开展工作时,陈赓将军的到来打乱了他的计划。陈赓将军当时负责哈军工的建设,并选定哈尔滨作为校址,这一决策对哈尔滨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赓将军和苏联专家认为,哈尔滨不仅具有良好的政治和群众基础,还有强大的军工企业和高水平的工科教育体系。而且,哈尔滨距离苏联较近,对于军事安全和保密工作具有天然优势。在此背景下,哈尔滨成为了哈军工的建设基地。
随着项目的推进,陈赓将军前往市政府向当地领导汇报工作。一天,陈赓将军与吕其恩发生了一段趣事。陈赓将军为了工作,特意前往市政府拜访吕其恩。到达时,他遇到了一个交警,因疑似违反交通规则,交警强行拦下了陈赓的车。在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吕其恩意识到,市政府工作人员的作风亟待改进。
为了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吕其恩发起了“整风运动”,彻底整顿了政府机关的风气。这场运动不仅有效改善了哈尔滨市政府的工作态度,也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吕其恩的领导下,哈尔滨的经济和市容市貌得到了显著提升。1958年,哈尔滨获得了“爱国卫生先进城市”的荣誉称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哈尔滨的冰雪节成为了城市的名片,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为当地带来丰厚的商业机会。吕其恩正是这种活动的坚定支持者之一。当有人质疑冰灯节是否劳民伤财时,吕其恩坚定地回应:“活跃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怎么就劳民了?冰灯节不仅没有伤财,反而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吕其恩在哈尔滨工作了27年,期间他始终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他为城市的建设付出了辛勤努力,也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1979年7月18日,吕其恩因病去世,享年68岁。
发布于:天津市领航优配-萧山股票配资-配资平台炒股-免费配资炒股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