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曾经站上过奥运会领奖台的队伍,最后怎么会沦落到几乎没人记得她们名字的地步?
很多人都忘了,就在2016年的里约,中国女子曲棍球队输得那叫一个惨,直接创下了参加奥运以来的最差战绩。那时候,别说冠军了,就连小组赛都没能冲出去。
这还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好像压根就没多少人在乎她们是输是赢。这项运动,就像被按下了静音键,慢慢地从大家的视野里消失了。
你以为这是个悲情故事的开始?错了,而且错得离谱。这恰恰是一场好戏的序幕。
里约的惨败就像一记重拳,把队伍彻底打散了。接下来那几年,才是真正的炼狱。队伍大换血,以前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将们一个个地离开,赞助商看不见希望也跑了,媒体更是懒得给一个版面。
整个队伍,就像被扔进了一个没人看得见的黑屋子,只能自己摸索着往前走。
那个时候,队里有像邹妹容这样还在咬牙坚持的老队员,也有像罗亚西这种刚冒头的“00后”小将。她们面对的,是一个连未来都看不清的烂摊子。没有聚光灯,没有欢呼,每天就是单调到令人发指的训练。汗水流了多少没人知道,受了多少伤也只有自己清楚。
有些体育心理学家喜欢把这种情况叫做“团队韧性”的重建期。说白了,就是一群人掉进坑里之后,怎么相互搀扶着爬出来。但对这些姑娘们来说,哪有那么文绉绉的。那就是在所有人都觉得你不行了的时候,你偏要自己跟自己较劲,硬是把那口气给撑住。
然后,时间来到了2025年,地点是杭州。女子曲棍球亚洲杯,一个早就被很多人遗忘的赛事。当这支全新的中国女曲队伍站上赛场时,没人对她们抱有太大的期望。大家觉得,能打进四强就算完成任务了。
可她们不是来完成任务的,她们是来“收债”的。
小组赛开始,这帮姑娘们就像是憋了好几年的猛兽,一出笼就直接撕碎了所有对手。一场接一场的胜利,三连胜,而且一个球都没丢。这还不算完,等到了冠军组循环赛,她们的火力更猛了。整个亚洲杯,七场比赛,场场都赢,总共打进了三十三个球,你敢信?
更夸张的是,她们的防线固若金汤,总共就丢了两个球。而这两个丢球,还都是在跟老对手印度队的比赛里丢的。这样的战绩,已经不能用“表现出色”来形容了,这简直就是一场不讲道理的碾压。
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这支队伍,好像跟我们印象里的那支完全不一样了。她们眼里没有迷茫,只有杀气。
真正的考验,还是那场决赛,对手又是印度队。印度队这几年势头很猛,是亚洲公认的强队。小组赛里虽然中国队赢过一次,但决赛这种一场定胜负的比赛,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比赛的哨声一响,所有人都紧张得不敢出声。然后,最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开场仅仅1分钟,印度队就跟疯了一样,用一次闪电般的进攻撕开了中国队的防线,球进了!1-0,中国队开局就落后。场边的气氛瞬间就凝固了,所有支持中国队的人,心都沉到了谷底。完了,又是熟悉的剧本吗?关键时刻掉链子?
但现在这支中国女队,心态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她们没有慌,甚至脸上一点多余的表情都没有。丢球,好像只是个小插曲。她们不紧不慢地重新组织,一次次地冲击对方的防线。那种冷静,冷静得让人害怕。
第二节比赛,她们终于等来了一个角球机会,球应声入网,1-1!比分扳平了。整个上半场,两队打得你来我往,场面胶着得让人窒息。
真正的转折点,是比赛的第三节。中国队抓住了印度队一次防守上的松懈,打出了一次教科书式的快速反击,比分瞬间变成了2-1!这还没完,紧接着,她们又进一球,3-1!印度队彻底被打懵了,她们想不通,为什么这支中国队像换了个人似的,怎么也打不垮。
到了最后一节,比赛已经完全进入了中国队的节奏。姑娘们再进两球,比分彻底定格在了4-1。印度队再也没有任何机会了。
终场哨响的那一刻,很多队员都哭了。电视机前,无数关注着她们的人也流下了眼泪。有人在网上留言说:“16年,终于等到了!”
是的,16年。上一次中国女曲拿到亚洲杯冠军,还是在2009年的泰国曼谷。那也是一个黄金时代,是紧跟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得银牌之后的辉煌延续。那时候,由韩国教练金昶伯带领的“金家军”,是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顶级强队。
但辉煌之后,就是漫长的沉寂。16年的时间,足够让一代新人换旧人,也足够让一个曾经的王者,被世界遗忘。这16年,不是坐着等来的,是这帮姑娘们,还有她们的前辈们,一年一年,一天一天,用汗水和不甘心,硬生生熬出来的。
这场胜利,改写的不仅仅是4-1的比分。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领航优配-萧山股票配资-配资平台炒股-免费配资炒股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